首页 >> 宝藏问答 >

七步之才这个成语是指谁

2025-08-02 17:37:47 来源: 用户: 

七步之才这个成语是指谁】“七步之才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有极高的才华,尤其在文学、诗歌方面表现突出。这个成语的出处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曹植有关,下面将从来源、含义、相关故事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。

一、成语来源

“七步之才”出自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中的一则故事。相传曹操的次子曹植(字子建)才华横溢,文采斐然。曹操曾想立他为太子,但因曹丕(后为魏文帝)的权谋而未能如愿。后来,曹丕即位后,对曹植心存忌惮,便想试探他的才学。

一次,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,否则就要处死他。曹植在极短的时间内吟出了一首著名的五言诗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这首诗以“豆”和“萁”比喻兄弟之间相残,暗指曹丕对自己的迫害,情感真挚,寓意深刻,令在场众人动容。曹丕也因此心生悔意,最终没有加害于他。

二、成语含义

“七步之才”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极短时间内展现出惊人的才华,尤其是文学创作能力。它强调的是才思敏捷、文采出众,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和表现力。

三、相关人物简介

姓名 身份 主要成就 备注
曹植 三国时期文学家、诗人 代表作《洛神赋》《七步诗》等 “建安七子”之一,文学造诣极高
曹丕 三国时期魏国开国皇帝 文学修养深厚,著有《典论》 与曹植关系复杂,后为魏文帝

四、成语的影响与使用场景

- 文学领域:常用于赞美文人墨客的才思敏捷。

- 日常表达:可用于形容某人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作品或提出创新想法。

- 历史评价:曹植的“七步之才”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典范。

五、总结

“七步之才”这一成语源于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的故事,形象地展现了他过人的才华和机智。它不仅是一个文学典故,也反映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复杂关系。如今,“七步之才”已成为形容人聪明才智的常用表达。

关键词:七步之才、曹植、曹丕、文学才华、成语故事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